《人與森林的困境》:面對的方式

當我們聆聽他人分享的經驗談時,在還沒有實際遇到類似的問題前,我們基本上是會選擇走自己認為是對的道路。這時候我們可以回頭想想「道」這個字代表什麼意思?路被人走出來稱為道,還是人透過腦袋來走路才是道?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是否為計畫性的舖路。不過選擇哪種道並沒有好壞之分,因為都可能遇到各自的困境。

一、尋找森林的說明書

有個人在森林裡迷路。
他選擇抱怨為何大自然沒有附上詳細的說明書,
卻不試圖摸索和體會大自然。
然後就餓死在森林裡。

通常我們都期待自己或者團隊能夠有清晰的邏輯以及完整的計劃。面對他人提出的問題,我們也期待每次都能夠得到精確的文字或語言描述。然而當我們沒辦法得到預期的提問方式時,難道就只能空想嗎?答案是否定的。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畫家、文字編輯或工程師的接案,提案人不見得能清楚描繪出所想要的成品,而接案人則會提出許多的樣品給對方參考。如果接案人因為提案者提供的敘述不夠精確就不接案,那麼永遠都不會有達到進度的一天。

二、不願意走出森林

有個人在森林裡迷路。
他學習到如何在森林中生存,然後選擇在森林裡度過一生。
然後幾十年後,這個活在森林裡的人成為他人的研究對象。

我們常會聽到這三個字:「舒適圈」,有人認為舒適圈很好,有的人認為應該跳出舒適圈。其實兩者的差異僅在於是否想要接受新的挑戰(或嘗試),這過程就如同是重新當一個新手或者老手試著爬上更高的階梯。

如果我們將森林比擬為舒適圈,那麼有辦法習慣森林裡的生活並沒有什麼不好,就如同研究森林的學者持續的專精於自己的領域,最後就有機會成為森林的專家。不過,如果有專家是選擇走出森林,或許能用更寬廣的視野來了解當初生活的森林,以及發現外頭原來有許多其他的森林。

三、走不出森林的困境

有個人在森林裡迷路。
他具有過去走出森林的經驗,但是不願面對這是不同森林的事實。
雖然他有能力生存,並且也想要走出森林,卻依舊走不出去。

我們來想像一個情境:過去曾經日以繼夜不斷工作的工程師,後來選擇自己創業成為老闆。當他成為老闆以後,從原本勞方立場轉而成為資方立場。像是他可能會提到,資深工程師低薪的可能原因,並且強調專業分太細且缺乏執行上的彈性,將導致無法累積到更廣泛或更深入的技術。這就如同「不願走出森林」的專家,雖然有能力卻缺乏更廣泛或更深入的能力。這類不願走出森林的工程師,或許就會被歸類為只有年資的工程師。

不過,這依舊沒有辦法解釋為何成為雇主後,也只打算以低薪找人。除非是市場供給的都只有空有年資的人,或者他身為雇主也刻意仿效大公司的分工方式,讓低薪的模式合理化。換個說法,如果他真的找到有天份的工程師,實際上又願意用多少來雇用呢?或是提出另一套論述,像是有天份是不夠的,因為如今已經不是單打獨鬥的時代。然後再試圖用低薪的價碼,雇用到他認為有用的人。這即是「走不出森林的困境」。如果這位創業的工程師願意培養自己雇用的工程師新人,而不是經營方式跟自己打臉的大公司一樣的話,那麼這些未來培養起來的工程師應該會有能力走出森林並且擁有更好的報酬。

四、如何面對森林

有個人在森林裡迷路。
他成功的走出森林,並且為了避免他人迷路而改造森林。
後來的人雖然不會在森林裡迷路,卻只敢走他所建造的道路。

關於如何面對森林的問題,不僅牽涉到個人、團體、組織,甚至可能是國家與全球之間共同的問題。好比教育的問題,我們可以開一系列的書單讓學生來消化,我們也可以僅提供一本書,然後讓學生自己向外摸索相關的知識或實踐經驗。

例如,創業的問題,我們可以依循既有的企業管理模式,我們也可以不走這個道路而另開道路;或者,產業的問題,難道只能在現有的產業趨勢發展嗎?為何不能選擇不同的趨勢;亦或者,科技人才如果飽和或供過於求時,難道國家沒有能力推廣其他產業的人才或市場需求嗎?當一座森林擠滿了人,不僅沒辦法舒適的生活(或愉快的工作)也沒辦法享受到森林的美好(合理的薪資)。

五、結語

本文在上述舉出了四種人與森林的關係,並且將這個關係進一步的類比於我們的日常生活。當然,人與森林之間的關係,存在著許多不同面向的可能性。同理,我們曾經有過什麼樣的經驗,面對相同的人與森林的關係,或許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見解或生活體悟。因此,上述的說法並非唯一的可能,每位讀者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部落格原文連結:https://lazyteatime.blogspot.com/2017/02/blog-post_22.html


已發佈

分類:

,

作者: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