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完成サイコロトニクス》:作品觀後感

這部的劇情大致如下,有一群科學家跟學者遠離世俗在山上生活。他們只教導孩子是非善惡的標準,以及尊重自然優先於人類的約定。如此環境生長的孩子,對科技應用或團體社會規範一無所知,卻被國家指定送往充滿AI跟上下管理機制的學校。初步看完幾話,個人覺得這部的題材蠻新穎,問題意識也值得我們思考。

一、國家教育如何面對少子化?

如果觀察台灣的現況。我們會發現面對少子化,除了會縮班、降經費、減師資外,必要的時候,甚至會將學校合併或者是直接廢校。雖然這種作法,可以有效的運用有形的短期資源,但是卻可能無形影響到教育的長期發展。例如,當地沒有國中或小學的市民,就需要花更多的時間通勤前往就學。或者,當地市民考量到教育品質,可能會選擇不生育或者到國外發展,諸如此類。

為何要提到上述的問題呢?因為這部漫畫的世界觀有點反其道而行,面對少子化的做法是採取菁英教育。換句話說,每個孩子對於國家來說都是必要的人力資源。不過這也衍生出許多的問題,既然是「必要的」人力資源,那麼個體選擇發展的方向或領域就有可能受限於國家。

二、輩分機制的有效性?

如果在台灣當過兵,相信多少都會聽過學長學弟制。假設沒當過兵,進入職場可能也會體會到上下管理或論年資的權威體制。這樣的潛規則是好還是壞,其實因人而異。這個機制的優點或許是塑造出行為一致性的環境;但是缺點即是優點的反面,即是環境不允許差異性。

這部漫畫當中,國家指定的學校會招兩種類型的學生。一種是未來畢業前景一片看好的優等生,一種是需要在學期間被矯正的劣等生。其中,優等生能否有效的矯正劣等生,將會影響優等生未來的評價。換言之,優等生對於劣等生能夠施展的權限非常的大。但是這邊就會有個問題,我們該如何評價優等生或劣等生呢?

三、標籤背後的歧視問題

通常,我們都會比較喜歡外向、樂觀、陽光的人,並且對內向、悲觀、安靜的人抱有刻板的偏見。像是我們會認為外向的人比較好溝通、悲觀的人會影響團隊氣氛,或者認為自己不知道安靜的人在想些什麼。但是事實真是如此?或許會有這種情況,外向的人表面很好溝通,但是卻無法理解他心裡真正在想什麼;悲觀的人很不看好團隊的決策,但是卻是花最多時間在工作上的人。我們往往會透過第一印象來標籤他人,這或許也是直覺的心理反應機制。部過這個機制是否有效,或許仍然需要理性的長期觀察。

以這部漫畫來說,初步來看有三種人是被歸類為劣等生。第一種是喜歡穿女裝的男性、第二種是吃東西後體質容易胖的男性,第三種則是無法融入都市社會潛規則的男性;至於優等生教育的方針也很極端,第一種是以暴力來驅使對方停止女裝的行為、第二種是以要求對方絕食的方式強迫減重,第三種則是作品中的主角,目前還沒有確切的教育方針。

四、小結:正確的方針為何?

我們或許可以探討一個問題。已開發國家未來勢必都會面對少子化的問題,在這個自然資源有限的世界,除了提供催生的補助政策,或者基於現況降低教育資源的投入,難道沒有更好的方法嗎?這部漫畫的主角設定,讓我想到無知之幕(veil of ignorance)的概念。人類社會許多的決策在不考慮(或想不到)可能的後果前,往往在求快的過程會只顧眼前而沒法全盤考量。那麼假設有個人是對社會的運作一無所知,那麼他在道德判斷的過程中又會點出什麼問題,以及提出什麼樣的解決方案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