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待說謊行為》:三個層面的探討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3641636/

最近有位朋友跟我說,「口頭約定事後沒有兌現,中途有告知取消約定,不能算是說謊」。我認為他的見解或許是對的,因為是否履行約定是「信用」問題。換言之,不履行沒有說謊的問題,反而是履行約定卻不符合說好的約定才算是說謊。但是,這種說法顯然違反我們的道德直覺或感受,因為這就像是替「說謊」找藉口。因此,這次的文章想稍微談論「說謊」這個行為。

一、我們有說謊的道德義務嗎

一開始,個人想先討論說謊的「道德義務」(moral obligation)問題,以下舉的是大家都可能聽過的思想情境:

納粹德國時期,當地的民眾有「說實話」的法律義務(legal obligation),並且大部分的德國人都遵守康德的義務論精神,即是「說謊是不應該」。我們都知道,納粹有屠殺猶太人的歷史,依此脈絡我們假設有位猶太人逃進德國人的住宅裡,此時納粹黨軍前來拜訪,身為德國人的屋主「應不應該」跟納粹黨軍說實話?

一般人看到上述的思想情境,通常會優先考慮「種族屠殺」是「不應該」,所以哪怕是法律規範或義務論的精神要我們「應該說實話」,我們也「應該」選擇「說謊」。但是,說謊有沒有可能造成雙輸的局面?

例如,猶太人知道多數德國人是一板一眼,考慮到德國人會說實話的機率比較大,所以猶太人從後門逃跑。結果,由於這位德國人對納粹黨軍說謊(猶太人不在屋內),反而導致納粹黨軍抓到了猶太人。

所謂的「道德義務」具有幾個原則,像是提供是非對錯的判準、提供普遍大眾認可的依據,以及個人有辦法自律等。顯然的,在上述的情境裡選擇說謊,不管在法律層面或說實話的道德義務層面皆是錯誤的。另一方面,不管說實話或說謊話,我們都無法斷言猶太人會面臨什麼樣的結果。

換言之,單純就上述的情境而言,我們有道德義務否定種族屠殺,因為不管是說實話或謊話都是想要阻止這個結果。但是,我們並沒有道德義務選擇說謊。

二、說謊能帶來整體效益嗎

相較於義務論探討的是行為的應該或不應該,效益論衡量的標準是看結果。簡單來說,即是能帶給大多數人幸福的行為就是對的。(註:這邊不探討效益論衡量標準的爭議)以下,個人舉一個大家求學過程都可能經歷過的思想情境:

今天班上預告幾天後會有一場考試,老師提醒同學們都不可以作弊,但是卻又告知全班平均分數不及格,全班都必須要參加夜間輔導。儘管同學們在考前都異口同聲的宣示不會作弊,但是在幾天過後的考試,同學們卻依舊作弊與協助作弊。

明顯的,上述的情境只要同學們互相的作弊拉高班平均就能避免全班夜間輔導,乍看之下,說謊能夠達成同學們的最大幸福。但是,如果我們將說謊視為道德義務,即是班上沒人準備課業都等著抄別人的,那麼在大家都不會的情況下,顯然班平均是鐵定不及格。

總之,以上述的情境來看,效益論固然能預期說謊能帶來的好結果,但是卻無法保證說謊能帶來好的結果。這不經讓我想到,國家、政府或政治人物的說謊,真的能替大眾博得所謂的最大幸福嗎?

三、不說實話的德行問題

相信大家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不免會無意間的脫口而出「善意的謊言」,或者是「包容」他人的說謊行為。不管是基於商業利益的考量,或者是同事間人際氣氛的考慮,有時候說實話反而會帶來不好的結果,以下會舉出幾個大家可能都聽過的思想情境:

■甲進了服飾店並且隨手抓了幾件服飾穿搭,走出試衣間時,甲問了乙店員這樣好不好看?儘管周圍有許多異樣的眼光,乙考慮到不得罪消費者,所以說甲的穿搭很好看。甲心滿意足的結帳離開後,乙的心裡卻想著,怎麼會有人這樣穿搭?

■丙是一間公司的主任,這幾年都沒運動又暴飲暴食。客觀來說,丙的體型與BMI都嚴重的超標。這時候,丙在辦公室大談自己是如何地保持好身材,其他的員工知道丙的自尊心很強怕得罪丙,所以都跟著附和正面的評價。

■丁是一家資訊公司的軟體工程師,他發現自己團隊接到的案子有問題。如果用戶端使用這個產品,用戶的生活隱私將會完全暴露給公司。當用戶問丁這個軟體是否無疑慮時,丁選擇保持沉默,僅告知使用上沒問題。

第一個案例,乙確實是表裡不一的說謊,但是就美學層面來說,或許存在一個社會是認同甲的穿搭。因此,涉及到審美評價的話題,客觀層面較難界定是否有說謊,倒是大部分的人應該都會認可這種客套話的謊言;第二個案例,員工們是為了保護自己而說謊,我們也無從得知丙有沒有體型超標的自覺,所以我們也可以視這個謊言是無害的。

至於第三個案例就值得我們深思,丁保持沉默既沒有「說實話」也沒有「說謊話」,站在公司的利益與自己的飯碗來說,丁的利己主義是不好被否定的。但是,如果軟體事件爆發後,勢必會傷害到公司與社會的整體利益。

四、小結

綜上所述,個人認為,就公共利益而言,社會普遍的行為是「說實話」會比較好;但是在涉及主觀評價(或沒有標準答案的情境)的時候,我們似乎也不能否定「說謊話」有時會比「說實話」來得好。 無論如何,至少就這次所寫的文章來看,選擇「沉默」或「不正面回答」,可能也會帶來更糟的結果。

更精確的來說,當我們害怕在特定場合或立場必須「說實話」或「說謊話」時,沉默似乎被動的,也將可能造成社會最壞結果的發生。


已發佈

分類:

, ,

作者:

標籤: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