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份文案》:自己的經驗談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3318158/

如果平常有追蹤我的文章,可能會發現六月底有大概一週的時間沒更新。原因在於,個人第一次接到來自外部的文案(長期委託),並且需要時間熟悉,所以無法分身乏術的將心思放在網路文章。不過,現在比較得心應手,已經有辦法擠出點時間寫網路文章,所以這次是想分享自己的接案心得。

一、機會從寫部落格開始

許多人可能會認為,網路上已經有那麼多的文章跟社群平台,為什麼還要建立部落格寫文章?其實可以換個角度想,正因為有許多的人使用網路,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的網路文章與社群平台應運而生。

以個人這次的經驗來說,對方是看過我的部落格裡的文章後,主動透過LinkedIn介紹我這份工作。換言之,部落格不僅是在建立個人的品牌,同時也是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價值觀的方法。當大家的履歷都是學歷、工作經歷跟特殊獎項時,個人相信部落格所能呈現的內容可以讓他人(或人資)有更多的評價空間。

當然,寫部落格不保證能在短期帶來效益,但是長期而言,個人認為依舊是有潛力的。以我為例,開始寫部落格是2014年的事情,平均每個月都寫10篇文章至今才得到第一份文案。若將時間放在機會成本來看,可能有人會認為這項投資報酬率不高,但是養成寫部落格的習慣後,回顧過往的文章將會發現無形中培育出許多工作態度上的特質。

二、自律帶來時間的自由

目前我接的文案是長期合約,除了工作量蠻大以外,每次的deadline也很短,通常三天到五天就需要交稿,所以時間管理很重要。不得不說,寫部落格的習慣,培養了我的高度自律。例如,只要超過三天不寫部落格,渾身都會覺得不自在,就好像這星期有什麼事情沒有做。

如果將上述的精神帶入到所接的文案,我的做法就會變成將一天切成三個時段:早上、中午、晚上,每個時段最多只花三到四小時,並且評估每次所收到的Case大概要用幾個時段才能完成,示例如下:

■ 對方要求你在三天內完成20個內容。
■ 對我來說,三天相當於有九個時段,即是平均每段要完成2-3個內容。
■ 實際操作一個時段後,我評估每個時段最多能完成4-6個內容。

以上面的例子來說,我的實際工作效率比平均投入高兩倍,所以可以自由的選擇按照平均時段作業,或者用一天半的時間將內容全部完成。換言之,只要能夠如期完成20個內容,其實是有蠻多可供選擇的時間彈性(時間自由),而這終究還是取決於高度自律的時間管理。

三、耐得住專心的獨處

有些人可能會好奇,我的部落格文章更新頻率高是不是因為很閒?事實上,更新的頻率跟是否有比較多的自由時間無關,而是多少的時間是真的用在專心的獨處。其實每次我寫部落格文章時,不僅需要有個安靜的空間,而且需要有個不會不斷被打擾的時間。上述寫部落格的心態也適用於我在寫碩士畢業論文的時候,一本論文的主題、架構、脈絡、論證、結論跟參考文獻等,這些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獨處的時間才有辦法完成。

如果要談專心獨處這件事,相較於辦公室文化,團隊的密集溝通或同事間的人際關係,帶來很大的工作效率與士氣的影響;接文案就像是面對指導教授,你只需要認真做好接到的任務,以及跟單一窗口做好密切的確認與聯繫。

因此,個人認為,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接文案。一位能夠接文案的人,除了要有高度自律的時間管理能力外,還必須要耐得住專心的獨處,這樣產出來的品質才能夠反應出接案者對提案者的負責態度。

四、小結

距離畢業離校只剩一個月的時間,我曾想過做個實驗,即是在七月的每天都寫部落格文章,看LikeCoin的收入能不能讓我當個全職的網路作家。除此之外,我也想過畢業之後只找份兼職工作(每週工作不超過28小時)搭配LikeCoin的收入,讓我有時間可以繼續旁聽研究所的課程。

現在的話,由於突然有了這個長期合作的文案機會,我或許可以不用找外面的兼職工作。總結來說,如果我沒離開職場可能就不會認識Like Foundation、如果沒有讀研究所可能網路文章的品質還是跟過去差不多、如果部落格沒有累積一定作品的量可能也不會有人來找,只能說人生真的許多事情難以預料。


已發佈

分類:

,

作者: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