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後的自由》:讀後感

書籍資訊:請點擊我

這本書的作者任職於朝日新聞,並且在50歲的那年選擇離職。因為對她來講,工作不該只侷限在是否任職於一家公司,而是在於如何的與社會產生聯繫。當然,她選擇離職並非是當下的一個念頭,某種程度是醞釀許久有計畫過才做的選擇。

一、必經的折返點

作者在公司上班期間,曾經替一位前輩慶生並且調侃對方,40歲以後就要開始走下坡囉。當她這麼開玩笑時,其實無意間也意識到那句話也是在說她自己。

她很滿意低階主管的工作,也沒興趣跟他人競爭公司內高階主管的工作,卻也必須承擔同事間觀感層面的壓力。例如:同時期進入公司的同事,或者由你栽培的新人突然成為你的上司。儘管你對競爭一點興趣都沒有,公司或同事還是會將你視為「無能」,或者認為你已經沒辦法「再進步」。

除此之外,40歲以後,無論是體力、眼力、精神力等,皆會有明顯下降的趨勢,這也讓作者擔心一份工作到底能夠做多久?身為單身女子退休以後又該怎麼辦?個人認為,她分享這段折返點(人生走下坡)的經歷是想要告訴我們,退休與退休後的生活是需要提早做好規劃。

二、離職或退休需面臨的問題

個人認為,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離職(退休)問題,同樣也能套用在台灣的情況。像是原本在公司上班時,你可能伙食費可以報帳、有公務機(手機)可以使用與員工宿舍能夠住,但是當你離職的時候,上述這些都將不再擁有。

以失去員工宿舍來說,你可能要再找個地方租屋,這會面臨到年齡的問題。以書中來說,無職是需要有保證人,而保證人的年齡不能超過65歲且需要有正當工作。在這種嚴苛的條件下,哪怕自己有錢也沒辦法租屋。(註:書中有提到一種協助當保證人的服務,但是每月的費用很貴)

以失去公務機來說,你可能要再辦一隻手機,這會面臨到常識性知識缺乏的問題。以書中的作者為例,她不知道該買什麼品牌的手機,也不知道辦門號該選什麼方案。原本是想省錢,結果卻辦了每月要高額付費的方案。

以失去伙食費報帳來說,你需要審慎的分配自己的伙食開銷,這會面臨到飲食習慣改變的問題。以書中的作者為例,她以前看到雜誌推薦哪家名店就跑去吃大餐,後來發現自己料理或去普通的店家能夠滿足的話,將能省一大筆的開銷。

總之,不管是離職或退休,作為無職者而言,將會失去公司能夠帶給你的光環。原本許多的方便將會變得苛刻,所以如何的生活自立與精神自立,將會是許多在職者需要提早學習與適應。

三、賺錢並非工作的目的

我們不能否定「錢」的重要性,但是達到一定水準後,錢似乎沒有「時間」與「自由」來得重要。那麼為什麼許多上班族會覺得錢不夠用,或者非得找方法賺更多錢不可?

以這篇作者的狀況為例,她會受限於錢是因為想要保持一定程度的消費水準,但是這個標準隨著賺的錢越多反而提高了,像是享受在店員面前展示消費力的成就感、購買的名牌越來越貴,以及不必要的衣服買了越來越多。

為了讓消費的能力提升,勢必需要讓公司替自己加薪,而加薪通常是取決於能力。換言之,她想要維持自己的消費能力,就需要違背自己的初衷加入公司內員工之間競爭的行列。但是,她後來意識到,為了更多錢所帶來的職場生活是負面的。

總之,經過許多年習慣上的改善,她反而開始享受上班的樂趣,也不太在意他人的眼光並積極的提出自己的意見。因為當你真的不在意公司給你多少錢時,你反而會更加勇於對公司提出自己的想法,而表達真實自我的時間越多,代表自己的自由也越多。

四、小結

這本的中文書名是《離職後的自由:無負累、更自在的人生下半場,就從燙了爆炸頭開始!》;至於日文的書名則是《魂の退社―会社を辞めるということ》。

個人認為,中文的書名給人的既定印象是這本探討的是「離職以後的生活」;但是這本書實際上在談的是「離職前該注意的事」。當然,按照作者的立場來說,確實是很滿意離職以後的生活,但是整本書談到爆炸頭或離職後生活的篇幅非常的少。

因此,這本書建議閱讀的對象是「有考慮離職的人」,而非「已經離職的人」。當然,如果你是已經離職,卻發現自己整天都在抱怨國家、社會或年輕人的話,或許也可以讀這本書,因為這三個層面作者在書中也曾經歷過並且描述在其中。


已發佈

分類:

,

作者: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