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謬誤〉:Part I

圖片來源:https://pixabay.com/images/id-813728/

我們稱常見的錯誤推理為謬誤,如果要擁有「批判性思考」與「辯護的能力」,我們必須盡可能避免常見的推理謬誤。因此,個人會以“Invitation to Philosophy”一書介紹的十二種常見的謬誤,分成三篇文章以普遍大眾多少聽過的例子來做探討。

一、事後歸因謬誤

事後歸因謬誤,預設(或假定)兩個同時發生的事件,其中一個必是起因,而另一個必是結果。示例如下:

由於看起來比較中二病的學生,大部分都有個共通點,即是大量的接觸ACG題材。因此,老師就告知家長,學生之所以會表現出中二病的行為,肯定跟大量接觸ACG有關。為了避免學生有中二病的行為,家長禁止了學生接觸任何有關ACG的題材。

上述有兩個事件,分別為「中二病行為」(A)與「接觸ACG題材」(B),依此例子來說,這位老師預設了B是起因而A是結果,但是A跟B之間並不絕對有因果關係。

因為接觸ACG題材的人,不見得就會有中二病的行為表現;出現中二病的行為,也不絕對只跟接觸ACG題材有關。像是可能因為看了金庸的小說,覺得自己也能使用裡頭的招式;或者看了許多連續劇,就認為故事的劇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

二、假兩難謬誤

我們時常會錯誤的假定,問題的背後只有正反兩個面,或者認為面對問題只有兩種選擇。

例如,在一個衝突的爭議當中,其中一方必須贏而另一方就必須輸。但是,如果對商業營運有點認識,就會發現有所謂的雙贏(win-win)或三贏(win-win-win)的決策模式。

這邊就舉電子書與實體書的假兩難謬誤。如果有特別留意,可能會發現輕小說的電子書跟實體書之間的價差並不大。身為動漫迷似乎不會因為電子書的出現,就降低了實體書購買的慾望。

背後可能有許多的理由,像是實體書具有收藏價值,或者提供的贈品吸引人;至於電子書對於家裡空間不大的人來說,全部裝在平板裡面不僅輕鬆且易於在各種環境觀看。

顯然地,電子書的出現與實體書的沒落,這之間不見得有因果關係(事後歸因謬誤)。此外,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本身選擇並非兩難,甚至可能出現同時買實體書與電子書的消費者。像是絕版的書籍買電子版會便宜非常多;另一方面,有些二手書賣得比電子書還便宜。這種情況,反而問題變成是願意花多少錢買書中的內容。

三、訴諸無知

如果有一個人對你說:「我所講的是真的,因為你沒辦法否定它」,這其實就是訴諸無知的謬誤,這個謬誤最常被用在探討神是否存在。

我們不能因為不信神的人拿不出證據就斷言神存在;我們也不能因為信神的人拿不出證據就斷言神不存在。

這種信仰上差異的訴諸無知,可能還有非常多值得探討,這邊就不多做著墨。倒是有另一種訴諸無知,牽涉到權威謬誤是值得我們深思。

例如,程式語言當中,標籤語言算不算是程式語言?假如有位長期自學程式語言或資工背景的人,提出一套見解(像是標籤語言缺乏很強的邏輯性連結,或者沒有其他程式語言的靈活性,或者重複執行性)而你因為知識背景不足沒辦法否定,是否就能代表標籤語言就不是程式語言?這其實是可議的,像是針對「程式語言」這個詞定義範圍的爭議與不同使用者的「習慣與語用」的爭議。

四、人身攻擊謬誤

關於人身攻擊謬誤,相信字面上就能讓人猜到是什麼樣的情況,即是「以人廢言」或者「對人貼標籤」。這種情況,常常無意間出現在我們的推理過程中。例如:

A同學跑去讀冷門科系,肯定只是想洗學歷。

B同學讀家裡附近的私立大學,肯定是成績沒有達到國立大學的水準。

C同學平常都不跟我們交流,肯定是因為虧待我們心裡有鬼。

D同學畢業後,投履歷跟面試都石沉大海,肯定是因為能力不夠。

E同事不願意繼續在某公司任職,肯定是因為抗壓性不足。

F朋友滿足於22K的工作,肯定是對人生沒有目標。

我們是依據什麼認為A是想洗學歷而不是基於個人興趣;我們有何證據可以證明B的成績無法讀國立大學;我們為何能因為C不跟其他人往來,就斷言他有做虧心事;我們如何知道D真的能力不足;我們真的知道E為何離職嗎,以及為何甘願領22K就是沒有人生目標?

上述諸多的例子,皆有可能因為犯了其他常見的推理謬誤,而不自覺的做出了人身攻擊的謬誤。


已發佈

分類:

作者: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